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迎来迸发式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现,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进入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置办补贴正式退出,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势头能否持续?我国新能源汽车还能否继续坚持抢先优势?就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业内专家。
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受“国补”退出影响,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在2023年元旦前后的表现反差较大。一位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表示,很多消费者为了享用补贴选择提早购车,元旦后到店人数有所减少。
不过,行业产销端都在为市场回暖发力。北京市民刘先生通知记者,由于厂家优惠力度较大,本人的购置方案没有遭到补贴完毕的影响,元旦后定购了一辆电动车。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近日表示,目前高端电动车根本不受补贴退出影响,A0级(小型车)因补贴较少影响也有限,中间价位车型受影响较大。
从2009年开端,施行“十城千辆”(2009年至2012年施行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行应用工程)政策,到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置办补贴完毕,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曾经施行1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传播参谋沈承鹏以为,我国出台的系列鼓舞政策及财政补贴政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换道超车最重要的要素。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离场,市场化阶段正式开启。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以为,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开展和增长阶段。
张永伟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范围化开展阶段,需求将持续释放。详细来说,除了补贴政策退出,限制增量开展的要素主要有国际竞争剧烈、供给链不稳定性增加等;有利要素则包括市场供应才能绝后增强、智能化技术与产品创新、低碳开展战略驱动、促消费政策发力等。假如应对得当,充沛把握有利要素,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供给链和价值链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坚持30%至40%的增速,到达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进入千万辆级的国度。
下沉市场及海外市场空间广
2022年,我国乘用车的新能源浸透率到达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将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浸透率会快速提升。”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2023年新能源汽车浸透率将达36%。
业内人士以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空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海外市场,以及抢占的燃油车市场份额。
张永伟表示,过去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在一线城市,如今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成为电动化的宏大增量市场。数据显现,2022年前11个月,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54%,2023年占比有望超越60%。
海外市场是将来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曾经连续3年快速增长,2022年出口量到达67.9万辆。
“中国曾经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且新能源车型占比越来越大。”张永伟引见,2022年曾经有多家整车厂、供给链企业宣布扩张方案,包括吉利、长城、比亚迪、宁德时期、国轩高科等,估计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和产业链出口将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接近80万辆。
行业将迎新一轮洗牌
1月5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视”。长期以来,百万元级的高端市场不断被传统汽车品牌牢牢占领,而电动化时期,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曾经控制了技术先机。
崔东树表示,中国对高档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总体较强,浸透率也将到达较高程度。目前,由于进口车和合资奢华车在高端电动化方面推进较慢,因而大局部高端市场的份额被自主电动汽车品牌占领。
张永伟表示,汽车行业在加速迭代,市场格局还在变化演进。从开展态势来看,造车新权力在2023年可能会继续经过产品晋级、品牌打造等展开剧烈竞争。从供应侧来看,决议汽车体验的关键是智能化程度。一些关键智能技术会成为标配,辅助驾驶、自主泊车等技术会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根本请求。巡航、盲区、跟车等技术,会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根据。智能座舱也会逐渐成为汽车标配。
“2023年汽车行业会有更多看点,由于有更多科技力气参与进来。”张永伟表示,科技力气将成为汽车产业革新新引擎。科技企业与整车企业要素资源互补,可协助汽车产业快速转型晋级,双方将从单向赋能逐步开展为双向赋能,加速构成互惠共赢、创新开展的产业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