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变化,汽车厂商的负责人开始鱼龙混杂。
我很高兴年度销量出炉,或多或少能代表一年的成绩。让我担心的是,投诉名单也是封闭的,连老牌厂商都不能免俗。比如今年的合资投诉榜,名声在外,德系今年不幸完成了“霸权榜”。
第一次投诉:宝马X3
说实话,很多人都没想到,售价30万+的宝马X3能以全年3727起的投诉量高居榜首。毕竟价格门槛达到这个水平的产品,在成本充裕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犯太多错误。
再看细节,宝马X3被投诉的重灾区是它配备了简化版ID7(iDrive 7.0)系统。前期促销中的OTA、语音控制、远程启动等功能被阉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很多用户的驾驶体验。
但用户向宝马官方反映这个问题后,车企并没有进行任何优化和补救,而是与经销商互相推诿,导致投诉量激增。
此外,宝马的机油燃烧问题也收到了很多投诉。
顾名思义,发动机在保养期间会消耗最低保护值,同时发动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积碳,影响动力和燃油经济性。显然,被投诉是合理的。
投诉二:宝马5系
不难理解,宝马X3首先被广泛投诉,而基于CLAR同一平台打造的宝马5系车型可以捕获1981起投诉。
没错,宝马5系的主要投诉与宝马X3没有太大区别。车和描述的功能不符是重灾区,无法升级OTA和没有语音控制功能是车和机问题的关键点。
宝马的解决逻辑没有根本区别,要么不回复,要么在官网玩文字游戏,导致很多车主义愤填膺,投诉量轻松超过同级对手车型。
除此之外,宝马5系还烧机油,皮革和木质内饰开裂的投诉也不少。这些问题虽然不痛不痒,但也能让车主难受。
看来宝马对品质的把控有点回到德系豪华起点的时候了。
第三次投诉:大众朗逸
第三名被大众朗逸以784次投诉拿下,但考虑到其拥有的基础,其严重程度要好于前两位。
再看细节,大众朗逸的第一次投诉与宝马有些类似,老款车型被换成了与宣传和手册上不同的车型,导致使用过程中卡死死机,功能缺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上半年核心和零部件生产不足。但是大众汽车简单粗暴的零部件更换和偷懒的售后有些出乎意料。
此外,朗逸的投诉原因中,部分质量问题也占一定比例,仅比更换的车和机器数量少一点点。
比如底盘异响、发动机上的灯、变速箱抖动、车联网故障等。考虑到朗逸月销量几万辆,这些问题对于车企来说并不是很迫切,但是在车主这边,确实影响了体验,车企还是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结束语
事实上,上半年的核心短缺和零配件短缺并不是宝马和大众独有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但很明显只有大众和宝马因为这一点被用户推上了投诉名单,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简单粗暴的替换和简单的搭配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损害了德系长久以来的声誉。这个生意,无论怎么看,都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