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终于找到了最好的载体。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也风起云涌。L2和L3自动驾驶、OTA进化延伸出的智能驾驶控制,让车企聚焦智能驾驶舱的“滚入”。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的智能化发展颠覆了汽车的属性,从最初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私人的移动空间。对于车主来说,一个人最平静的时候,可能就是下班后静静坐在车里的那一刻;而日益丰富的多功能娱乐体验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驾驶座舱空间的娱乐需求也在日新月异。
现代人对汽车驾驶体验的更高需求和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进步相辅相成,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催生了大规模的个人智能客舱驾驶市场。
根据全球数据机构IHS的统计,去年全球智能驾驶舱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据其预测,到2030年,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中国市场呈现同样的增长趋势,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载视屏和驾驶舱域控制器这两个核心方面。
车载可视屏幕
显示屏作为机舱的关键硬件,从传统的中控台时期就开始发挥信息处理和娱乐的作用。随着驾驶舱软件的升级,驾驶舱显示器可以承载视频、音乐、导航等基本功能。,还拓展了语音交互、自动泊车、智能助手等新功能。,而硬件必须紧跟软件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显示器呈现更多的功能。因此,大屏、多屏逐渐成为车企对车舱硬件的追求。
以李今年发布的新机型ideal L9为例,可以看出智能座舱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多屏互联。L9的理想内舱配备了五个互动和联动屏幕,包括方向盘安全气囊上方用于安全驾驶的MINI-LED互动屏幕,13.35英寸的HUD平视显示器,以及三个屏幕尺寸为15.7英寸的中控屏幕(3K有机发光二极管),副驾驶屏幕(3K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后排娱乐屏幕(3K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李的新车中,传统风格被新的屏幕形式所取代。比如安全驾驶的交互屏和HUD都是智能驾驶舱时代的产物,甚至液晶仪表盘都被HUD取代,让所有的数据屏幕变得更大更有科技感。
来源:理想官网
理想的五屏确实能给用户带来驾驶的极致视听享受,但在理想的L9发布后,业界对于智能汽车是否会安装越来越多的屏幕存在争议。Xpeng Motors的创始人何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坚决反对汽车里有很多屏幕。很多画面都是建立在车上人多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一辆车上,任何时候都有多少人呢?乘以一个比例系数。每个人用的屏幕不一样,在投入产出比上价值不大。”
然而,即使是反对汽车屏幕数量过多的蔚来和小鹏,也不可避免地要为智能驾驶舱屏幕的“滚入”而战,但他们却走了另一条路。
去年年底,蔚来在2021 Nio Day发布会上发布了市场上首款具备VR/AR体验的原生设计车型蔚来ET5为了满足在车内观看电影的需求,小鹏P5甚至将47英寸的投影直接搬进了车内。
蔚来创始人李斌说:“AR和VR肯定是用于办公的。甚至在NAD开车的时候,司机不能用,副驾可以用。根据我们的数据,在电动汽车时代,人们在静止状态下在汽车里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没有什么比VR更能提供沉浸式体验了。”车载可视屏幕完全不局限于驾驶功能和驾驶过程,而是将一个车内环境转化为一个移动互联网娱乐空间。
来源:蔚来官网
更多的体验和更多的功能伴随着复杂的操作。目前智能驾驶舱的智能语音和手势识别还存在很多问题,给操作带来不便,甚至多屏会造成行车安全和伤害乘客眼睛的风险。花哨的智能座舱功能必须以安全舒适为前提,但一味追求功能与智能座舱便捷使用的初衷背道而驰。
02
驾驶舱域控制器
智能驾驶舱中的硬件不仅包括智能屏幕这样看得见的“柱子”,还包括驾驶舱域控制器这样的“幕后英雄”。可以说,智能驾驶舱需要依靠驾驶舱控制器来实现智能操作。
智能驾驶舱中的基本部件是ECU(电子控制单元),称为机载计算机的电子控制单元。随着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辆车往往需要多达100-200个ECU来控制。为了解决分布式EEA的问题,汽车行业开始逐步将许多相互分离但功能相近的ECU功能整合到一个性能比ECU更强的处理器硬件平台上,这就是汽车“域控制单元(DCU)”。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汽车驾驶舱的域控制器称为驾驶舱域控制器。
根据国联证券的测算,2025年国内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2022-2025年CAGR为82.68%。智能座舱市场的扩大必然带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的扩大,车企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布局生产和R&D的结合。
对于域控制器或者驾驶舱控制器来说,控制器芯片的计算能力是车企的核心要求。目前,全球各种数字产业都面临着“缺芯”的行业风暴。有实力的车企走上了芯片自研的路线,而一些R&D能力有限的车企也采取了与第三方合作研发的方式。
来源:博世官方
然而,在域控制器芯片的研发中,开发者和开发者都面临着同样的研发困境。传统的E/E架构正在改变。过去的分布式ECU已经演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域控制器,架构也逐渐向集中化、集成化发展。这种转变一方面带来了供应链体系的改变,商业边界的打破需要车企和供应商重新接触;另一方面,集中式集成架构对计算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03
智能驾驶舱,终极理想
除了机载屏幕和客舱控制器,智能驾驶舱还涉及很多部分,比如座椅、灯光等。,以及客舱与外部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高效连接。甚至,在R&D过程中,制造商将机舱中人与机器之间的智能情感交互放在了发展蓝图上。未来,汽车AI或许可以预测和理解用户的意图,给车主带来科幻电影般的美好体验。
来源:小鹏官方网站
各车企和供应链厂商各显神通,将智能驾驶舱的舞台变成了个性化驾驶最激烈的战场。所有复杂的功能和独特的体验刷新着用户的认知。其发展经历了传统的机械驾驶舱、电子驾驶舱、智能驾驶舱,最终将向全智能、全自动化发展,产生属于驾驶的第三生存空间。
当然,实现这个想法还需要时间,但是我们把这个事情简化之后,智能驾驶舱的核心还是方便、舒适、安全。
这既是所有智能驾驶舱厂商的追求,也是用户需求的根本。